口血未干

口血未干拼音

[ kǒu xuè wèi gān ]

口血未干的意思

古人订立盟约有歃(shà)血仪式,即用血涂嘴以示信守。“口血未干”多指订立盟约不久就背信毁约。

近义词

言犹在耳 言而无信 墨汁未干

用法

作谓语、宾语;指订盟约不久就毁约

结构:主谓式 感情:贬义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

出处

《左传·襄公九年》:“与大国盟,口血未干而背之,可乎?”

例子

口血未干,宋人背盟,寡人伐之。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一回

口血未干造句

  • 1、两国就边界问题刚签订了协议,但口血未干,边界上又发生了武装冲突。
  • 2、看春秋战国故事,那一套繁琐的盟誓仪式,将虔诚用尽,把人累坏,往往口血未干,才拜过把子,便兵戎相见。
  • 3、你们公司签订的合同,口血未干,怎能反悔!
  • 4、口血未干,丹诚难泯,言犹在耳,忠岂忘心。

口血未干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各诸侯国不断打仗,晋国联合鲁国进攻郑国,郑国见他们来势凶猛,只好派代表公子马非到戏地与晋国大将荀偃歃血为盟,签订合约。不久,楚国派兵来进攻郑国,晋国坐视不救,公子马非认为晋国口血未干而不救就与楚结盟。

口血未干成语接龙

以"干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将莫邪: 春秋时善铸剑的一对夫妇。曾铸干将、莫邪雄雌二剑献于吴王。见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阖闾内传》。后多借指为利剑。《战国策.齐策五》:「今虽干将莫邪,非得人力,则不能割刿矣。」
瞪眼: 干着急而没有办法。
柴烈火: 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,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也形容情绪高涨。
净利落: 利落:灵活敏捷,也指整齐,有条理。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。令人爽心悦目。也形容动作熟练、敏捷准确。
戈载戢: 干戈:古兵器,借指交战,动武;载戢:装运聚藏。指不再诉诸武力。
以"口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十字路: 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。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。
脍炙人: 脍:切细的肉;炙:烤熟的肉。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。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。
三缄其: 缄:封。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。形容说话谨慎。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。
朗朗上: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。
羊入虎: 羊落在虎口里。比喻弱者陷入险恶的境地,面临被残害的处境。

查看更多: 含有、 的成语
上一个成语:口蜜腹剑 下一个成语:口衔天宪
口血未干的意思 口血未干的拼音 怎么读 近义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