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长莫及

鞭长莫及拼音

[ biān cháng mò jí ]

鞭长莫及的意思

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”原意是说虽然鞭子长,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。后用来比喻力量达不到。

近义词

爱莫能助 鞭长不及 鞭不及腹 望洋兴叹 力不从心

反义词

遥相呼应 绰绰有余 如臂使指 不在话下

用法

【歇后语】:隔黄河赶牛

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

【英文】:too far away to be able to help

结构:紧缩式 感情:中性词 字数:4字 年代:近代 热度:常用

出处

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虽鞭之长;不及马腹。”

例子

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,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,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。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四回

鞭长莫及造句

  • 1、听说留学国外的儿子生病了,姨妈非常担心,但鞭长莫及,帮不上忙。
  • 2、李老师的论述鞭长莫及,入木三分。
  • 3、后来,我到外地读书,父亲的严教也就鞭长莫及了。
  • 4、两个子女与我相隔那麽远,我就是想照顾也是鞭长莫及
  • 5、我们行动如果迅速,对方就是发觉,也鞭长莫及了。
  • 6、古代地方官所作所为,朝廷有时也鞭长莫及,难以管束。
  • 7、喀尔巴阡山是在该国鞭长莫及的地方。
  • 8、歹徒以为躲在山上,警方鞭长莫及,可以苟喘一时,没想到才几天就被逮捕归案。
  • 9、他的父母都在国外,对于他的管教显然有些鞭长莫及
  • 10、特别对于区域电网,采用光纤还存在许多鞭长莫及站点。

鞭长莫及成语故事

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,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。晋侯欲救之,伯宗曰:“不可。古人有言曰:‘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。’天方授楚,未可与争,虽晋之强,能违天乎!”鲁宣公十四年(公元前595年),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。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,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,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。申舟说:“如果不借路,宋国人会杀我。”“宋国要是杀了你,我就派兵攻打他们。”楚庄王说。果然,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。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,就杀了申舟。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,气得暴跳如雷,立即发兵攻打宋国,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。双方相持了几个月,楚军还是没有取胜。第二年春天,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。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,国大夫伯宗说:“大王,我们不能出兵,古人有话说:‘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。’现在楚国强盛,正受到上天保佑,我们不能和楚相争。晋国虽然强大,可是能违反天意吗?俗话说:‘高高低低,都在心里’,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,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,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,晋国忍受一点耻辱,这也是很正常的事。您还是忍一忍吧。”景公听了伯宗的话,停止发兵,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,叫宋国不要投降,就说援兵已经出发,很快就要到了。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,楚军攻打不下,最后同意宋国求和,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。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”这句话,后来简缩为成语“鞭长奠及”,比喻力量达不到。

鞭长莫及成语接龙

以"及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时行乐: 指不失时机,尽情地寻欢作乐。
时雨: (名)①农作物急需水时下的雨;正合时节的雨。②比喻紧急时刻能给予救助的人或事。
笄年华: 笄: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。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;未订婚者二十而笄。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。
锋而试: 及:乘;锋:锋利,比喻士气高昂;试:试用。趁锋利的时候用它。原指乘士气高涨的时候使用军队,后比喻乘有利的时机行动。
宾有鱼: 用别人的鱼请客。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。
以"鞭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快马加: 对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几鞭子,使马跑得更快。比喻快上加快,加速前进。
快马一: 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。
策马扬: 做好充分准备的人。
马腹逃: 比喻躲脱惩罚。
截镫留: 镫:马鞍两旁的脚踏。截取马镫,留下马鞭。多用于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话。

查看更多: 含有、 的成语
上一个成语:鞭长不及马腹 下一个成语:鞭长驾远
鞭长莫及的意思 鞭长莫及的拼音 怎么读 近义词 反义词 成语造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