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器晚成

大器晚成拼音

[ dà qì wǎn chéng ]

大器晚成的意思

大器:大的器物,引申为人才。本指大器物的制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。后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,成名或取得成就都较晚。

近义词

后生可畏

反义词

冥顽不灵 初露锋芒 不堪造就

用法

【歇后语】:百岁挂帅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年纪大才成才

【英文】:great minds mature slowly

【日文】:たいきばんせい

【法文】:un grand génie ne se révèle que tardivement

【成语故事】:东汉末年,袁绍的门客崔琰,23岁才开始读《论语》、《韩诗》,学成为袁绍出了不少好主意,袁绍兵败。崔琰投奔曹操,身为尚书,不因亲戚关系而反对立曹植为太子,别人看不起他的堂弟崔林,他认为成大器的人一般要更长的时间磨炼

结构:主谓式 感情:中性词 字数:4字 年代:古代 热度:常用

出处

《老子》:“大器晚成;大音稀声;大象无形。”

例子

二位先生高才久屈,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。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九回

大器晚成造句

  • 1、自古以来,少年得志的固然多,大器晚成的也不少。
  • 2、老师说像宋代苏洵就是个大器晚成的人。
  • 3、只要能成材,大器晚成也未尝不可。
  • 4、章学诚是大器晚成的一个典型。
  • 5、三国时的吕蒙,年少不知读书,后来猛醒发愤,最终大器晚成
  • 6、那些被骂百无聊赖、大逆不道之人真是百口莫辩,一旦他们有了上进心教学相长,肯定会大器晚成
  • 7、道隐无名,上德若谷,上善若水,大象无形,大器晚成,大成若缺,大知若愚。
  • 8、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
  • 9、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,夷道若颣,上德若谷,大白若辱,广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质真若渝,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,道隐无名,夫惟道,善贷且成。
  • 10、舅舅四十多岁了才当上院长,真是大器晚成

大器晚成成语故事

出处: 《三国志·魏书》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,终必远至。成语故事释义: 形容成名较晚。故事: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,名叫崔琰,他从小喜习武艺,到了23岁才开始读《论语》、《韩诗》,求师学习。 由于他刻苦努力,学问也逐渐多起来。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,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。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,袁绍认为他说得对,封他为骑都尉。后来,崔琰跟随曹操,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。在他作尚书时,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,而崔琰反对,他说:“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,怎么能立曹植呢?”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,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,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,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,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,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,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,崔琰常对人说:“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,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。”后来,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、御史中丞,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。

大器晚成成语接龙

以"成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顺接):
人之美: 成:成就。成全别人的好事。
王败寇: 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,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,称帝称王;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,被称为寇贼。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,无人敢责难,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。
群结队: 结成一群群、一队队。形容人或动物很多,自然地聚集在一起。也作“成群结伙”。
家立业: 成家:组成家庭,即结婚。立业:建立事业。指组成家庭,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。也指建立家业。
也萧何败萧何: 萧何:汉高祖刘邦的丞相。成事由于萧何,败事也由于萧何。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。
以"大"字结尾的成语接龙(逆接):
夜郎自: 夜郎:汉代时西南部的一个王国。比喻妄自尊大。[近]自命不凡。[反]妄自菲薄。
以小见: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,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,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
因小失: 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。
艺高人胆: 本领高的人做事就不会胆怯。
狂妄自: 狂妄:极端的自高自大。指极其放肆,自高自大,自中无人。

查看更多: 含有、 的成语
上一个成语:大喝一声 下一个成语:大地回春
大器晚成的意思 大器晚成的拼音 怎么读 近义词 反义词